今天,一只命運的蝴蝶,在美國突然展開了它顛覆之翅!
這次看似不太起眼的翅膀扇動,卻很可能將在不遠的將來,引起山呼海嘯般的巨震!
剛剛,美國傳來大消息:谷歌與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合作,將人工智能應用到肺癌診斷,分析病人肺部CT掃描結果。
為了開發人工智能,谷歌用了42290個CT掃描圖像訓練神經網絡,直到它構建了一個深度學習模型,實現了不依靠人工參與便可預測肺部結節的惡性程度。
診斷結果出來后,讓醫學界一片嘩然:目前,在6716個測試病例中,該人工智能系統能夠以94%的準確率識別出患者是否患有肺癌,這一準確率已經超過了放射醫學的專家。
要知道,全球所有癌癥中,肺癌是最致命的,每年奪去200多萬人的生命。由于肺癌早期癥狀的隱匿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局部晚期或發生遠處轉移,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而谷歌研發的這項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比醫生早一年查出肺癌,讓患者存活的概率提升40%。
是的,你沒看錯,谷歌人工智能,開始進入了醫療領域了。
以前我們都說,醫生越老越值錢。現在,在人工智能面前,醫生這個職業,將面臨一次巨大的挑戰。以前靠時間、靠經驗積累的診斷經驗,分分鐘被人工智能降維打擊!
二
這一切,才僅僅是一個開始。
現在,人工智能正在全面進入醫療領域,并以一日千里地速度,迭代、進化、提升!
1、在診斷方面:人工智能將擔任“診斷專家”,提高診斷準確率,為醫生治療提供決策參考!
以往只能通過醫生的肉眼去看X光、CT、超聲、MR等影像,才能給患者給出診斷結論,現在人工智能能夠更快、更準確地識別醫學圖像。
我們能夠想象的單項疾病診斷,目前在醫療行業基本上都能靠AI進行診斷,目前AI已經能夠處理55種多種病例學中的常見疾病。
據數據顯示:例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90%)、水痘(93%)、玫瑰疹(93%)、流感(94%)、手足口病(97%)和細菌性腦膜炎(93%)等,都可以依賴AI進行檢索,而且準確率極高。
看吧,這是騰訊發布的一款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騰訊覓影是首款AI食管癌篩查系統,準確率超過90%;在肺結節方面,覓影可以檢測出3毫米及以上的微小結節,檢測準確率超過95%。
換句話說,人工智能可以準確地檢測醫生看不到的所有細節,分析出圖像中的疾病跡象,降低誤診的風險,從而降低病人死亡的風險。
2、在治療方面,人工智能將擔任“虛擬醫生”,協助醫生查驗處方, 幫助醫生提高醫術,乃至最終取代醫生。
這是科大訊飛推出的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它學習了大量醫學專業教材、臨床指南和經典病例等,協助醫生治療。
馬云則正在加快研發人工智能醫生和“虛擬病人”。人工智能醫生主要作為專業醫生助手發揮作用,而人工智能“虛擬病人”則可以為醫護人員提供練手的對象,幫助他們提高醫術。
可以想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去醫院診斷,一系列流程都將是“自助操作”,只需AI做出判斷以后,再找醫生核對下是否有誤就行了。醫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定時檢查機器是否出問題,以及看患者的身體狀況是否出現異常。
再往后,隨著時間的延續、數據的積累,大批醫生將逐漸消失,由讀過無數人類病歷的人工智能醫生替代。從此,醫療徹底成為一項人工智能+醫藥開發的科技。
3、在基因方面,人工智能將擔任“人類基因工程師”,重塑體內一切組織和器官的活性,直至向“不死之地”挺進。
基因科學,一個極其重要而敏感的領域!因為,它研究的,是人類自己;它改變的,也是人類自身。而近年來,當代人工智能的興起,更是給基因科學如虎添翼!
看,這是谷歌最新人工智能 AlphaFold,它已經在一項極其困難的任務中擊敗了所有對手,成功根據基因序列預測了生命基本分子——蛋白質的三維結構。
它將對健康、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并基本上解決所有涉及生命系統的問題。比如,通過設計出新的蛋白質,來抗擊疾病、解決塑料污染等,應對眾多世紀難題。
其實,這才是人工智能與基因科學結合的開始。
今后,依靠人工智能和基因技術,我們將能重塑體內一切組織和器官的活性,并能夠開發出藥物,直接鎖定一種疾病背后的代謝流程,而不必再采取試探性的治療手法。
我們還可以為病人添加那個缺少的基因,刪除不好的基因。靶向藥掃蕩癌細胞,DNA編程逆轉衰老,干細胞被改寫,上帝的密碼防線逐漸崩潰。
請記住:從今天起,人工智能+醫療科學不再是科幻小說,不再是閱讀理解,不再是新聞標題,不再是試管中蕩漾的液體和雙螺旋體中孱弱的靈魂,而是實實在在的宿命。
隨著人工智能的深入,這必將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技術革命。在濃密的云端,驚雷正在醞釀、生成,一場巨大變革的風暴,正在撲來!
三
連醫生這么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都能被AI所取代了,可能有些人就要開始擔心了,那么未來我們人類的工作崗位是否會被人工智能所搶走?
對不起,絕不僅僅是醫生!!
人工智能掀起的更大浪潮,正在席卷而至!它對人類社會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沖擊,將是前所未有的。
人工智能有個說法:奇點!在奇點以后,人工智能可以制造出更高智能的人工產品,然后發展的斜率將一下子陡峭起來。
目前來說,人工智能正在朝著我們可預料和不可預料的方向飛速發展。五到十年,人工智能將全面超越人類!
這場革命的特征是,它不改變我們所做的事,它改變的是我們自己。如果說以前幾次技術革命,頂多是人的手、腳等身體器官的延伸和替代,這次人工智能則將成為人類自身的替代。
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超越人類。這也意味著,大批的翻譯、記者、收銀員、助理、保安、司機、交易員、客服……都可能在不遠的未來,失去自己原來的工作。
對此,斯坦福教授卡普蘭做了一項統計,美國注冊在案的720個職業中,將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國,這個比例可能超過70%。
未來學家Kurzweil曾表示,當我們用1000美元購買的電腦產品,能達到人腦的計算速度時,人工智能時代將全面來臨。
現在,這個人工智能時代已經近在咫尺了!
四
今天,我們再次抵達了命運之門!
一日千里的科技,正使一切堅固的,變成脆弱的;使一切巋然不動的,變成變動不居的。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處身的行業,會正如大地坍塌,最終只剩下熔巖中的廖廖孤島。
水可載舟,也可覆舟,科技也是如此。請聽聽任正非的警世危言吧。5月26日,任正非在接受央視專訪時,對人工智能這場革命的恐懼性,苦口婆心地進行了提示:
這個世界最終要走向人工智能,未來二三十年,人類一定爆發一場巨大的革命,這個革命的恐怖性,人人都看到了,特別是美國看得最清楚,所以特朗普要打壓華為。
如果不重視教育,實際上我們會重返貧窮的。你可以參觀一下我們的生產線,20秒鐘一部手機從無到有,基本上沒有什么人。未來我們幾百條上千條的生產線完全是自動化的,如果我們的人的文化素質不夠,做工人的機會都不存在。
的確,面對人工智能,最可怕的是:時代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人還是那個人。即使,我們改變不了科技的進程,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以及我們下一代的知識結構。
有學者分析,面對步步逼近的人工智能,你有三個選擇:
1、要么積累財富,成為資本大鱷
2、積累名氣,成為獨特個體
3、積累知識,成為更高深技術的掌握者
新的時代已經漸行漸近,我們必須要努力與時間賽跑,積極提升自我,才能趕上時代的潮流,趕上人類社會的變化!
--END--
提示:若該內容侵犯您的原創權益,請點此通知作者
登錄分享讀后感、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