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深圳未來發展提出了五大定位、三大發展目標、五個率先,進一步明確了深圳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使命任務和責任擔當。
《意見》高屋建瓴、內涵豐富、催人奮進,體現了中央對深圳發展的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化,為深圳在新時代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深圳經濟特區改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絲毫不亞于1980年中央作出的設立深圳經濟特區的戰略決策。

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是深圳新的戰略定位。這份4000多字的《意見》為深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發展錨定了航向。
這一次深圳再開放,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先行示范區,又摘到了哪些大瓜?得到了哪些實惠呢?
以下觀點來自專家及網絡評論
金融領域利好
1、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上先行先試,探索創新跨境金融監管。
這一次香港暴亂又暴露了問題,香港建設人民幣國際化中心也不那么安全,還是深圳安全靠譜,意味著以后深圳就要取代香港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中心,探索建立一套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機制、新制度。

2、探索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
北京有亞投行,上海有金磚銀行,現在深圳再開一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那么以后海上絲綢之路的金融中心就放在深圳了。這個對于深圳來講無疑是重大利好,以后會成為非常重要的國際銀行。
還有既然海洋銀行放到了深圳,那么以后也會成為海洋產業的發展中心(目前主要是青島和上海),南海是中國最大的海,深圳這個海洋產業中心肯定會后來居上,力壓青島和上海。
3、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
這個對騰訊等互聯網金融企業是重大利好,騰訊用戶基礎良好,微信和QQ都有十幾億的用戶,或許騰訊系能搞出一個遠超螞蟻金服的互聯網金融公司。
而且數字貨幣和移動支付是未來的大趨勢,全球金融的新高地,深圳占據了這個制高點,有望成為全球金融互聯網的中心。

4、推動基金互認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
2018年中國引進1300多億美元外資,有900多億美元通過香港,過去十幾年,都差不多保持這個比例。香港暴亂暴露出引進外資過分依賴一個通道很不安全。未來,深圳將成為外資引進的通道之一,分流的外資將利好深圳的發展。
5、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去注冊制改革。
我們知道創業板迄今開通十年了,不是特別成功,沒能搞出一批國際全球影響力的大公司,這才有了上海科創板,但是中央也沒有放棄創業板,而是重新改造,脫胎換骨,也搞注冊制。要說科創產業,深圳比上海還是有優勢的,深圳創業板未來也未必不能比肩上海科創板!
6、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規范有序建設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知識產權存量第二大國,增量第一大國,知識產權產業的發展勢頭迅猛,也急需給它澆上金融之油,成為中國新經濟發展的引擎。而知識產權證券和知識產權、科技成果交易所,或許將來會讓深圳成為全球性的知識產權交易中心。

產業領域利好
1、海洋產業。
除了前面所說的國際海洋開發銀行以外,還支持深圳組建海洋大學和深海科考中心,目標是把深圳建設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現在是海權時代,海洋產業鏈產值巨大,國家等一步到位,從銀行、高校到科研中心,三位一體給深圳全配齊了,又傍著偌大一個南海,深圳的海洋產業前景廣闊。
2、支持深圳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阿里巴巴的崛起給杭州帶去了全球互聯網大會,把杭州發展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高地!深圳有華為和騰訊,這個資源也不能浪費了。有了這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深圳在數字經濟上超過杭州也只是時間問題。
3、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探索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

5G產業肯定是未來十幾年的高科技支柱產業,全國一年產值幾十萬億產值,再加上人工智能是任正非都認定的未來幾十年的第一大高科技產業,它的潛力比5G產業還大,國家重點支持深圳建設這兩類重大創新載體,將極大推動深圳高科技領域的水平。
而網絡科技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國家實驗室也都給了深圳,一方面是深圳科研實力的認可,同時也是對深圳的鞭策,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4、支持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

這個是對深圳要成為大灣區龍頭的確認。把大灣區的大數據中心放在深圳,必定會催生一個龐大的產業集群,大數據、云計算和軟件產業必定蜂涌而來。
文化和社會事業領域利好
1、兩所高校。
一所是前面所說的海洋大學,另一所叫創新創意設計院,往后深圳又多了兩所大學了,將提高深圳的教育水平。
2、眾科研中心。
除了前面所說的5G、人工智能等五個國家實驗室以及國家深海科考中心以外,還有探索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還有建設以深圳為主陣地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等,這是要把深圳打造成全國高科技基礎研究的高地,向北京上海看齊,補足短板。

3、鼓勵國家級博物館在深圳設立分館。
這個意義其實也是蠻重大的,想想清華、北大、中山大學等在深圳建立的分校或研究院吧,給深圳帶去了多少好處!國家級博物館全國那么多,都去深圳開分店,這個影響就太大了!一個國家級博物館那就是一所面向全體市民的社會大學啊,將極大提高深圳文化領域的水平。
政策性利好
1、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授權改革試點,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
這個是給深圳的尚方寶劍了,不是直轄市,勝似直轄市!
2、放寬境外醫師到內地執業限制,先行先試國際前沿醫療技術。
這個將提高深圳的醫療水平,吸引國際一流的醫生前往深圳發展。
3、支持深圳具備條件的各類單位、機構和企業在境外設立科研機構,推動建立全球創新領先城市科技合作組織和平臺。支持深圳實行更加開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進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許取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國際人才在深圳創辦科技型企業、擔任科研機構法人代表。
這個政策的開放,無疑對深圳打造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吸引海歸人才和外國科技人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4、支持深圳探索社保體制改革,給予在深工作的港澳居民“市民待遇”。
這個政策顯然是為了吸引更多頭腦清醒的港澳臺同胞,推進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這個政策對香港居民尤其吸引力大。香港大多數人是沒有養老金的,社會保障體制比我們要落后,所以針對有錢人的商業保險才那么發達。
對大多數香港人來說,移居深圳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深圳養老水平和公共設施資源顯然更勝一籌,房價也便宜多了。

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它今年還不到四十歲,還要明年才滿四十歲!一個不到四十歲的城市就躋身為全球一線城市,這在古今中外恐怕都是沒有的!這個就是深圳速度貢獻給世界!
深圳,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先行示范,當好標桿,不負重托,必將再創新奇跡!
--END--
提示:若該內容侵犯您的原創權益,請點此通知作者
登錄分享讀后感、意見、建議